找回密码
 注册帐号
查看: 553|回复: 0

母亲教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3 21: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母亲不是教师,可是关于她“教”与“学”的故事却着实不少,每当回想起来,仍能勾起不少的爱与沉痛。

母亲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日子太短了。只有56岁,我的小弟才刚刚成家,她就匆匆的去了。苦命的母亲其实生在一个成份不好的家庭,嫁给父亲时已是上世纪60年代末的事情,虽说早被改造了,还是有很多人担心,父亲娶个姑奶奶回来。没成想,乖巧的母亲很快就改变了大家的想法。她不但心灵手巧,做的一手好针线,而且能吃苦,善学习,性格又要强,很快就把各种农活干得象模象样,把个恓惶光景打理得井井有条。到我们慢慢懂事,能到农田帮忙时,已是相当能干的农村妇女了,父亲常年在外教书,家里的活她一个人照样做得有声有色。

记得小时候随她下田,总是很早起床,等别人都陆续来时,农活已经做出一大截去。割麦子时,我们总是割上一阵,就要直起腰来,趁着擦汗的功夫歇上一小会儿。每当这时,母亲就说:干农活啊,越歇越累,越累越愁,只有埋下头去,弯了腰一直向前,才能赶到别人前面去。倘近了中午,农活没做到地头,母亲是一准不回家的。她经常教导我们说:紧赶几步能做完的事情一定抓紧时间做完做好。倘推到下午再来,就会耽误很久。割麦子、点豆子、收玉米,全都如此。学习也是一样,怕的是没有目标,更怕的是半途而废。

父亲常年不在家,母亲虽然文化不高,但总是生怕耽误了我们兄弟的学习。小学期间每当放学回家,总是督促我在家里的案板背后把当天学习的东西写上一遍,不让有丝毫的放松,也许,正是她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那些哲理,帮助我们完成了人生的一段又一段里程,教我们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待我考上大学,分配工作,成家生子后,母亲又来帮我照看女儿。那时候,我和妻子给孩子买了些的启蒙读物,原本也就是想着让孩子玩玩,能学多少是多少,没想不久下来,孩子竟能背出不少的古诗来。原来是母亲一字一句教出来的。为此,她还专门让我拿回一本字典给她。她说:我说的是农村话,认字不多,字音不准,可不能让孙女用方言背诗啊。后来,妻子给孩子买了一本绘画的启蒙书,原也是供孩子涂涂画画的,奶奶就认真起来,每天都抽出时间与孙女一块画。女儿看来是绘画天赋不高,倒是母亲越画越好,最后竟成了一个小册子,至今仍被女儿珍藏在书柜中,每念及此,妻子总是连连感叹:妈就是个用心人。

孩子六岁时,母亲忽然重病一场,就撒手而去了。母亲虽然生命短暂却留给我们无尽的人生财富。也许,正是她不懈的“教”与“学”,才使她的人生如此丰满吧,我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依人网络官方网站 ( 陕ICP备19025998号-1 )

GMT+8, 2024-6-19 01:14 , Processed in 0.04893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