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帐号
查看: 992|回复: 4

[原创作品] 我的家乡——古镇窑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6 08: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州新沂千年古镇窑湾,地处沂蒙山区南端,历史上频发的山洪裹挟而来的大量泥沙成了当地村民烧制陶器的最佳材料,一片片规模不等的窑场,也成了这方土地悠久历史的见证。由于地处京杭大运河拐弯处,故名“窑湾”。
  隆冬清晨时分,记者走进窑湾,走在被岁月磨得油光发亮的青石板街上,不远处潺潺的流水声和着脚踏青石板的“嗒嗒”声,让人感到从未有过的气定神闲。古镇房屋大多为明清建筑,青瓦飞檐,回廊婉转,雕刻精美,韵味十足。古建筑依势而建,石头垒成地基,上面盖房,下层为贮藏室。还有的建在河边悬崖上,10多根木头是房屋的唯一支撑,从下往上看,恰似“空中楼阁”。窑湾的古建筑群可谓一房一景各有特色。

窑湾古镇格局形成于明代,完善于清末,一条呈“S”形的大街,把镇分为两个半圆,极像太极八卦图。

  据介绍,“七星八卦”是我国古代城镇建设的一个传统格局,也叫“七星八斗”,“星”是道路交汇处方形的平台,“斗”是水渠交汇处的方形水池。“七星”呈翼轮式分列,“八斗”则为八卦状分布,暗合“天人合一”的古哲学理念。“七星八斗”还是一个城防体系,当遭到外来侵袭时,“星”可以作为作战指挥台,“斗”则可以用来贮水,以防火攻。

  清道光年间,窑湾有一位青年叫臧纤青,他在前人八卦阵的基础上,建立了窑湾的“七星八卦阵”。鸦片战争爆发后,他曾团练乡兵一万多人准备抗击英军,1841年赴浙江办军务,力主抗战,反对议和,建议募选山东、河南、江淮**和沿海渔民,分别埋伏在定海、镇海、宁波三城,水陆并攻,采用“见夷即杀,遇船即烧”、“人自为战,战不择地”的游击战术,围困并最终歼灭敌人,可惜他的这一方案并未被朝廷采纳。1842年8月《南京条约》签订后,朝廷拟授他四品同知衔,他以“以和授功”为耻,没有接受。

  窑湾的“七星八卦阵”是在城墙上开设八方炮台,城中有一个炮楼制高点,同时也是指挥台,站在炮楼上用旗语和灯语指挥作战。为有效打击入城之敌,在各个要道还设置了七个炮楼,七个炮楼相连接,像天上的北斗。窑湾镇原有坚固的城墙,四面有门,可见古镇虽小,但都是按照城市功能布局建造的。
古镇现在依旧保留了两条较完整的古街道,一条是中宁街,一条是西大街。中宁街一里多长,石板铺路,两边是店铺,木板门面,弯弯曲曲纵贯古镇南北,可以想象这里曾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闹市。店铺的后面大都是作坊,所谓“前店后坊”。西大街以居住为主,有富商人家的大院,也有小康之家的斗室。

  窑湾至今还保留着一个传统早市“夜猫子集”,每天三更半夜,四乡的小贩、远路的商人、镇里的居民便不约而同地来到街市做起买卖,叫卖声、讲价声不绝于耳。待到天渐渐亮起来时,赶集的人便手拉肩扛运着货物离开集市,夜猫子集也就结束了。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描绘了夜猫子集的盛况:“梆打三更满街灯,恭候宾客脚步声。四更五更买卖盛,十里能闻市潮声。”

  静谧的古镇,清淡的生活,淳朴的窑湾人……
发表于 2010-7-6 09: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是原创还是 网络上粘贴来的
发表于 2010-7-6 0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0: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大部分是抄袭来,我可没有那么好的才思,只是借伊人的地盘,向大家介绍我们的家乡罢了,希望大家来窑湾做客
发表于 2010-7-6 19: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家乡真好真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依人网络官方网站 ( 陕ICP备19025998号-1 )

GMT+8, 2024-5-3 18:12 , Processed in 0.04952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